中国科学院院士(以下简称院士)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,为终身荣誉。 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每两年一次。遵守宪法和法律,热爱祖国、品行端正、学风正派的中国公民,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,并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或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,可被推荐并当选为院士。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,对促进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非中国公民,可被推荐并当选为外籍院士。
“科学与中国”科普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起,由中国科学院、中宣部、教育部、科技部、中国工程院、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。
“科学人生·百年”主题活动,旨在宣传展示恰逢百年诞辰的院士们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、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、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。
院士文库项目于2011年启动,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,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办,旨在汇聚学部史料,沉淀院士文化,传承科学精神,服务社会发展。经过十年努力,院士文库在院士综合资源采集与保存、网站建设展示方面完成了“从无到有”的工作积累。
承担学部主席团、各专业学部常委会、各专门委员会、各工作小组等日常事务工作;承担学部发展规划、政策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和管理工作;承担院士增选、学部咨询评议、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等组织工作;承担院士服务与管理工作;承担学部学术交流、出版管理、科学道德建设等工作;承担学部及院科学普及与科学文化传播工作;承担院科技智库理事会办公室工作等。
10月15日下午,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联合举办的2019年度雁栖湖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“2019年雁栖湖会议科学问题”发布会。
10月13日-15日,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联合举办,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承办的2019年度雁栖湖会议在北京怀柔顺利召开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、北京市委副秘书长郑登文以及来自国内外免疫学领域的院士、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国科学院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师生等近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的开幕式,开幕式由腾讯科普面向全网直播。
2019年9月29日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-中国科学院(以下简称基金委-中科院)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联合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在京召开。联合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,副组长秦大河、韩宇,成员朱道本、陈宜瑜、傅伯杰、杨卫、汪克强等出席会议。会议由韩宇主持。
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,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,营造良好科研生态,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础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、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,不仅是科技创新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先锋,更要成为弘扬科学精神和维护科学道德的表率。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》,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向全体院士发出倡议:
9月17日下午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。会议经表决,通过了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。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,授予42人国家勋章、国家荣誉称号。
2019年9月10日,第八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。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长、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主持,19位学部主席团成员参加了会议。
2019年6月17日,以“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”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论坛(以下简称“论坛”)再次在广东东莞召开,这是继4月9日举办首次论坛基础上的延续。来自中科院、清华大学、武汉大学、香港大学、香港城市大学、澳门大学等科研院校的近20位院士专家出席论坛。
5月13日上午,中国科学院科技智库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中国科学院院长、党组书记、科技智库理事会理事长白春礼主持会议,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智库理事会副理事长丁仲礼在会上宣读了智库理事会成立文件。20名理事出席会议。
2019年5月6日,第八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十四次会议在京举行。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长、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主持,20位学部主席团成员参加了会议。
2019年4月9日,以“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”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论坛在广东东莞召开,来自中科院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香港大学等科研院校和相关企业的20余位院士专家参加本次活动。
© 1996 -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
京ICP备05002857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22